一个公司取得成功有两个关键,方向要大致正确,组织要充满活力。11月17-19日,在新商界创新管理总裁57、58班联谊课堂上,商业管理实战专家倪云华老师以《新商业模式与组织管理》主题,通过战略(做什么)、商业模式(怎么做)、组织管理体系(谁来做)三大要点,为同学们解读企业如何选择业务行业和赛道方向;如何定义产品、客户、定位、盈利模式;如何做好组织、人员、团队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
课程回顾
倪云华 老师
新商界高级管理主讲专家
商业管理实战专家
先后就职于普华永道及IBM跨国公司
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价值,有效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能够帮助企业适应市场的变化,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图片
企业战略
01
在现在这个新时代,只有战略创新与战略创新思维,才能使企业持续成长。
战略本身是一种"假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是在学习和尝试中产生的;亦是企业的管理者通过综合各个方面的信息而得到的。
任正非先生曾这样说明华为公司如何获得正确战略的基本逻辑:"方向要大致正确,组织必须充满活力。"
这里的方向是指产业方向和技术方向,在方向大致准确的情况,组织充满活力非常重要,是确保战略执行、走向成功的关键。
商业模式
02
1、商业模式的本质
课上,倪云华老师举例奶茶铺、亚马逊两个商业模式不同案例,解析它们底层的逻辑、本质相同的东西:是为它的用户创造了一种价值,通过传递和交付价值,来获取它应该有的价值。
比如奶茶铺,通过解决人们在咖啡之外的休闲饮品的需求,来创造价值;然后,把它创造的价值通过沿街开铺面、现场做奶茶、进行宣传推广,交付给了它的用户群体,这就是第二步,传递和交付价值;最后它通过这种方式来盈利赚钱,也就是第三步,获取它应该有的价值。
对亚马逊来说,贝佐斯做的同样也是这三件事。前面所做的一系列的开店、kindle和AWS都是为用户创造价值。然后通过一系列的产品的方式把这些价值交付给用户,获得了盈利,获取了它应有的价值。
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找到了商业模式最底层的东西:其实就是企业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获取价值的整个过程。这就是商业模式的本质。
如果你的创造价值+传递价值<你的获取价值,也就是你获取的价值远远超过你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所付出的成本,你这家公司就是一个非常盈利的公司,就是一家优秀的公司。
2、商业模式价值
优秀商业模式的本质就是要创造价值。而"价值投资"就是在投资企业未来的潜力。作为价值投资典范的巴菲特曾说过:"公司经营管理的最佳价值衡量标准,是净资产收益率(ROE)的高低。"
纵观当今市场,高价值公司通常具备三种商业模式:
一是拥有独特的产品和技术,获利能力较强;
二是经营与管理出众,资金周转率较高;
三是通过资本和盈利的技巧提升杠杆。
从以上三点来看,哪家企业能有更高的杠杆、更快的周转率、更强的获利能力,就更有价值。
创造价值重在解决问题,商业模式决定企业市值。而关于不同商业模式的认知,课上,倪云华老师举例小米:在小米上市前夕,其商业模式一直成为被争论的焦点。
当时投资人认为小米的商业模式是一家做传统的智能硬件的生产厂商,这是资本市场对于小米的商业模式的一个定义。然而雷军却认为小米不是一家单纯的硬件公司,他认为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具体来说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一家公司。
由此可见,商业模式决定了市值。如果小米是一家智能硬件生产商,那么它的PE系数仅为22倍。如果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那么其PE系数则高达42倍。为此,雷军对小米的整个业务模式进行了调整,轻智能硬件,重互联网。这对企业的利润、边际成本以及未来的增长空间均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从小米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思考商业模式时,为了让公司价值最大化,一定要找到更好的赛道。
组织管理体系
03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自己能干、会干,更要能够做好识人、用人、管人,激发团队的活力和动力,带领着团队不断成长。
管理的本质是通过团队拿结果,通过结果培养人。管理者的责任是帮助下属拿到结果,达成组织目标。合格的管理者,必须逐步建立体系,根据组织特征制定科学管理方法。
敏捷组织要具备灵活性、响应性、自主性和创新性。很多企业说组织缺乏活力,组织越大,效率和人效反而越低,其实要变化的不是督促,而是在其中找到激活组织的核心元素。如何才能激发起员工心中的小宇宙,让他们努力工作并创造更高绩效呢?这就需要管理者做好以下几点:
设置合适和明确的目标;通过激励让组织、团队和个人通力合作,目标一致;建立和塑造适合组织的企业文化从内而外地激发员工的自驱力和创造力,实现高效管理。
战略是一种选择。战略是基于未来,决定当下该做什么。力出一孔,聚焦战略,顺势而为。今天,企业要避免战术上的勤奋,战略上的懒惰。过去中国企业是靠勤奋,今天,需要更加修炼内功,提升战略和组织能力。